今天是:
9月15日,随着最后3批次样品完成数据审核提交,市公检中心2025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顺利收官,提前完成全年抽检计划。其中,6月底完成“十大民生”食品专项抽检400批次,为重点品种风险管控提供数据支撑。
市公检中心始终坚持“风险导向、民生优先”,年初制定抽检计划,将粮食加工品、食用油、肉制品等28类群众日常消费量大的食品列为重点抽检品类,聚焦食品添加剂、微生物污染、重金属污染、农兽药残留等群众高度关注的风险项目开展检验检测,实现抽样靶向性。抽样环节覆盖生产、流通、餐饮;抽样范围覆盖生产企业、小作坊、商超、农贸市场、餐饮单位等各类场所,覆盖全市6个县(市、区)。
把规范写进流程,才能把安全送进餐桌。中心将《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》细化为“口袋流程图”,强化人员培训,规范采样、封样、记录、检验全流程,全年组织抽检培训百余人次,重点强化采样规范、设备操作、数据处理、结果判定等核心技能,确保抽检工作质量可控、过程可追溯、结果可信赖。
抽检不是“找茬”,而是“问诊”。在开展抽检工作的同时,中心注重服务企业,结合“解难题、稳增长、促发展”帮扶活动,深入食品生产一线,多次开展现场指导和帮助企业解决质量问题,推动监督与服务同步进行。
“任务完成不是终点,而是能力升级的起点。”食检所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将聚焦“技术强基、流程提效、服务提质”三大方向,持续夯实检测技术支撑、放大检测“硬核”优势,为守护群众“菜篮子”“米袋子”贡献更大技术力量。(供稿人:冯露)